为认真贯彻落实《必赢626net入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求》文件精神,积极引导日语系教师做道德情操高尚、知识专业扎实、爱岗敬业、认真负责的好老师,本学期以来,日语系通过系部会议、课程组教研活动、系部网络交流平台等渠道坚持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学习,结合日语专业实际,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理解和实践。
1.坚持理论学习
组织教师学习十九大文件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强化育人意识,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,争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教师。
同时,日语系教师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发言,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,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。我们要从“三个统一”着力,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引导教师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。
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。教书是手段,育人是目的。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、相互促进。教育活动历来不是随意性的,而是把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,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。教书为育人服务,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,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。
二是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。言传与身教相辅相成,构成教书育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。教师不仅要善于言传,而且要善于身教,让学生眼见为实,激起思想共鸣,进而促进对教师言传的认同和接受,最终实现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,正所谓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”。
三是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。习近平同志强调,“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、信道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,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、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,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。”潜心问道,不是闭门造车、坐而论道。教师所问之“道”属于社会意识范畴,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;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, 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。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,“道”也在不断更新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“道”的发展,就要走出书斋、关注社会,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了解。
2.重视与实践相结合
(1)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实践
随着时代的发展,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,年代间的代沟也逐渐拉大。如果不能很好地深入到学生内部,了解学生的心理,很难与他们产生共鸣。这一点是所有日语老师的共识。但是如何做到呢?比如,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大学仍找不到奋斗的目标,标榜自己为“佛系学生”,即无欲无望的学生,如果这种风气扩大到整个班级或者整个系部,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学生,而会造成大面积学生不思进取,得过且过。因此,我们通过两个层面去关注学生的这些特质,促进他们从思想到行为上的转变。一是单独谈话,深入交流,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。二是为他们寻找学习的榜样。通过就业指导讲座,或者专业竞赛,让他们看到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,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。
(2)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的实践
我们深知,在学校里,学生接触最多的,除了同学,便是老师。老师如果能身正为范,率先垂范地引导学生,那么这种无形的影响可能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度。因此,日语系老师都坚持与学生互相尊重、换位思考。从乐观的生活态度、积极的求学态度、达观的交友态度、严谨的教学态度等多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。
(3)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
日语系教师深知,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“道”的发展,就要走出书斋、关注社会,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了解。潜心问道离不开严谨治学、注重诚信、勇担责任,需要耐得住寂寞、经得起诱惑、守得住底线,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,严肃对待学术研究。为此,日语系教师除了潜心教学和科研以外,还多方寻找社会实践的路径。如与大型翻译公司合作,深入翻译的第一线,了解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。同时,自2016年开始,创建了一个日语翻译团队,指导学生投身日语翻译实践,将自己所学与翻译实践相结合,以翻促学,以学促翻,真正做到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。
杨红供稿